吳忠市以標準化引領民政事業轉型升級
發布日期:2023-06-27 來源:吳忠市民政局
近年來,吳忠市深入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,圍繞提升民政管理服務科學化、規范化水平,堅持不懈夯基礎、抓落實、做示范、促轉型,為推動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一是推進社區標準化促民主自治。印發《推進城市社區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(2023—2025年)任務清單》,明確五類21項重點任務79條具體措施,逐級分解落實。列支100萬元及時足額保障社區治理工作,新建、改擴建城鄉社區服務站190個,社區服務用房達標率98.9%。依托紅寺堡區“做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標準化試點”和弘德村“推進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”任務,全面推行村代會“55124”模式,充分發揮497個村監會、90個居監會民主監督作用,深化村民自治實踐。搭建“社區、網格、樓宇、單元”四級議事平臺,發揮樓棟紅管家作用,通過庭院會、板凳會等形式開展協商活動、解決矛盾問題。二是推進養老機構標準化促質量提升。嚴格按標準規范建設養老服務機構、提供基本養老服務,制定《吳忠市推進養老服務機構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工作實施方案》,建立執法人員名錄庫,形成多部門(單位)聯合抽查機制,實現養老機構跨部門監管全覆蓋、法治化、規范化、常態化。吳忠市敬老院先后兩次被民政部表彰為“全國模范敬老院”“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”,被國家衛健委表彰為“全國敬老文明號”。三是推進地名標準化促管理規范。嚴格執行新修訂《地名管理條例》,嚴把地名命(更)名前置審核關口,全面收集匯總市區123條街路巷和城區350個住宅區名稱,編繪制作 《吳忠市區街路巷名稱冊》《吳忠市區住宅小區名稱冊》《吳忠市城區道路分區示意圖》《吳忠市行政區劃簡冊》,修改審核全市行政區域、居民點、街路巷以及交通運輸設施和紀念地旅游景點等11大類近2.4萬條地名信息,審核辦理地名申報核準事項40件,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27條,不斷提升區劃地名公共服務水平。四是推進“五社聯動”標準化促治理效能。大力推進以社區為平臺、以社會組織為載體、以社工專業人才為支撐、以社區志愿者為骨干、以社會慈善資源為補充的“五社聯動”標準化建設,全市登記注冊社會組織841個、備案類社區社會組織1632個,注冊志愿者31.13萬人,建立社會組織黨組織322個,縣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48個鄉鎮(街道)社會工作服務站全部掛牌,實施社會工作、公益創投等項目121個,開展為老為小、鄉村振興、疫情防控、平安綜治、法律援助、衛生健康等各類專業化及志愿服務活動2.1萬余場次,實施志愿服務項目7.65萬個,累計服務時長2231.8萬小時,切實以民政事業的高質量發展,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